腾讯内部活动问答:如何选择合适的活动主题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2

腾讯员工悄悄分享:选活动主题的6条黄金法则

行政部小王上个月策划的「元宇宙创意大赛」,报名人数还没凑够签到礼品的数量;市场部老张搞的「00后职场生存指南」分享会,现场却坐满了80后中层。在腾讯这座互联网大厂,选错活动主题就像在西二旗早高峰叫网约车——注定要错过时机。

腾讯内部活动问答:如何选择合适的活动主题

一、先弄明白为什么要办活动

上周五食堂遇到研发中心林姐,她正为季度技术分享会的冷场发愁。其实问题出在第一步:这个分享会到底要达成技术交流,还是提升团队凝聚力?

  • 培训类活动:新员工入职培训参与率从67%提升到92%的秘诀,是把「系统操作教学」改成了「通关打怪升级指南」
  • 文化类活动:每年12月的「鹅厂冬日祭」,光是限定版企鹅徽章就带动了83%的自主传播
  • 业务类活动:微信支付团队用「深夜食堂挑战赛」,让渠道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2倍
活动类型 常见误区 成功案例 数据提升
技术分享 纯干货输出 「代码里的诗与远方」编程大赛 跨部门参与率+45%
节日庆典 传统游戏堆砌 「寻找鹅厂锦鲤」盲盒抽奖 朋友圈曝光量18万+

二、把参会者画像刻进DNA里

腾讯内部活动问答:如何选择合适的活动主题

记得去年策划「银发科技体验日」时,我们组在茶水间蹲点了三天。结果发现45+员工更关注智能家居,而不是预设的健康监测设备

2.1 年龄不是唯一标签

00后新兵和85后骨干都爱「王者荣耀」,但前者参加电竞比赛是想秀操作,后者更在意团队配合的仪式感。

2.2 部门特性决定兴趣点

  • 技术岗偏爱深度工作坊
  • 市场部热衷案例拆解实战
  • 设计团队疯抢艺术展参观名额

三、让企业文化自然生长

去年「用户日」搞的「吐槽大会」,原本担心太过火,结果收到了237条产品优化建议。这种敢玩敢说的氛围,反而成了活动最大亮点。

文化元素 强行植入 自然融合
创新精神 悬挂标语横幅 设置「疯狂idea」实验室
团队协作 领导讲话强调 设计必须4人组队才能开启的闯关任务

四、数据会说真心话

市场部去年做「Z世代消费洞察」活动时,用问卷星收集了200+条选题建议。最终数据显示「小众圈层文化」的热度是预设选题的3倍。

  • 历史报名数据看峰值时段
  • 问卷星收集真实需求
  • 乐享平台监测话题热度

五、在安全区边缘试探

就像游戏团队做新皮肤,既要有熟悉的英雄形象,又得加入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元素。去年「代码创意集市」的成功,就在于把严肃的技术分享变成了可触摸的实体交易。

腾讯内部活动问答:如何选择合适的活动主题

六、真实案例解剖

还记得让行政部一战成名的「工位改造计划」吗?最初提案是「办公室5S管理培训」,后来通过200份问卷发现:大家更想要个性化办公空间。最终活动变成「工位创意大赛」,参与部门超出预期3倍。

窗外腾讯大厦的灯光渐次亮起,茶水间的咖啡机又传来熟悉的研磨声。或许下个爆款活动主题,就藏在哪个加班夜的突发奇想里。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