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承办方为活动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努力
如何让承办方「心甘情愿」为活动加码?这5个激励机制太实用了
上周和老王吃烧烤时,他愁眉苦脸说活动执行总差口气。供应商场地布置用塑料花充数,灯光团队到点就收工,连个加急费都要扯皮半天。其实这事儿就像哄孩子写作业,光靠吼没用,得找准激励点。咱们今天就聊聊那些让承办方主动加戏的妙招。
一、给糖也要会分糖
某手机品牌去年发布会搞了个「超预期奖」,只要媒体评价出现3次「超出预期」关键词,就给执行团队发双倍尾款。结果你猜怎么着?现场居然安排了新品浸泡防水测试,摄影师愣是多拍了200张水花镜头。
- 分层奖励机制:基础达标拿80%款项,每多完成1项增值服务加5%
- 资源补贴包:提供免费仓储、优先账期等隐藏福利
- 优先合作权:优秀承办方自动进入下季度白名单
激励方式 | 适用场景 | 成本增幅 | 效果持续时间 |
---|---|---|---|
现金奖励 | 短期急需冲刺 | 15%-25% | 1-2个月 |
资源置换 | 长期合作伙伴 | 5%-10% | 6-12个月 |
荣誉认证 | 品牌型承办方 | 0%-3% | 持续影响 |
二、把蛋糕做大才是正经事
上海车展有个聪明的操作:允许搭建商在展台预留20%自营广告位。结果供应商自掏腰包升级了LED屏幕规格,毕竟他们能把这部分广告位转租给汽车配件商。这种「利益共同体」模式,让双方都成了创业者。
- 设立超额利润分成池
- 开放衍生品开发权
- 共享活动数据资产
2.1 资源整合的魔法
杭州某音乐节主办方把周边3个停车场经营权打包给安保公司,安保公司反过来增加了50名机动人员。这就好比让阿姨打扫教室时,允许她收集废品卖钱,自然更上心。
三、给足「面子」里子自然来
咱们小区物业评选「金牌供应商」后,保洁公司主动给每层楼配了香薰机。人嘛,谁不喜欢被夸?给承办方制作带LOGO的纪念章,在活动手册做特别鸣谢,这些隐形成本几乎为零,但效果...
- 制作供应商英雄榜
- 安排媒体专访位
- 颁发行业认证证书
精神激励 | 实施成本 | 见效速度 | 适用对象 |
---|---|---|---|
行业评奖 | 中 | 慢 | 成熟企业 |
案例包装 | 低 | 快 | 成长型企业 |
社交传播 | 低 | 即时 | 个体供应商 |
四、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别等出了问题再谈条件。深圳某会展中心现在要求所有供应商在签约时就要提交「增值服务清单」,就像餐馆把特色菜直接印在菜单上。我们公司上个月收到的搭建方案里,居然自带了应急备用电源方案,这放在以前得加钱才给做。
4.1 建立双向反馈机制
每周三下午茶时间,我让策划部和供应商代表玩「需求交换游戏」:甲方说出1个痛点,乙方提出1个解决方案,双方各退一步就能兑换积分,月底积分能换优先付款权。
五、给点「甜头」要讲究火候
像涮羊肉,不是所有食材都同时下锅。我们发现,在活动筹备期给物料支持,执行期给人员补贴,复盘期给数据支持,比一次性给奖励有效3倍。还记得那个做签到处设计的公司吗?我们允许他们提前2周进场测量,结果人家自带3D扫描仪把场地测了个遍。
- 筹备期:开放资源库权限
- 执行期:设置即时奖励红包
- 收尾期:提供客户评价副本
秋风吹过写字楼,看着新合作的搭建商主动提出延长2小时撤场时间,忽然觉得这些小心机用得值。活动行业的卷,不该是互相算计的卷,而是携手把体验做到极致的卷。毕竟,谁不想自己的案子能成为行业传说呢?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