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年活动问答:如何与当地媒体保持联系
香港新年活动问答:如何与当地媒体保持联系?
春节期间的香港,街头巷尾挂满红灯笼,维港烟花照亮夜空,黄大仙祠的祈福香火绵延不绝。作为亚洲最热闹的新年目的地之一,这里的节庆活动总能吸引全球目光。但你知道吗?要让这些精彩被更多人看见,和本地媒体打好交道可是门学问。
一、香港新年活动有哪些必看亮点?
在太平山顶俯瞰全城时,我常遇见举着长枪短炮的记者。他们告诉我,这些场景最能抓住读者眼球:
- 除夕倒数演唱会:中环海滨的明星阵容每年都是《东方日报》娱乐版的头条常客
- 年初一花车巡游:尖沙咀的绚丽车队总能让《南华早报》的摄影师拍到内存卡爆满
- 元宵彩灯会:维多利亚公园的传统灯饰,连《明报》的文化版主编都会亲自来取材
活动类型 | 媒体关注度 | 联络时间 |
文化传统类 | 《星岛日报》80%版面覆盖率 | 节前2个月 |
现代娱乐类 | HK01 70%线上报道量 | 活动前6周 |
二、敲开媒体大门的三大秘诀
1. 找到对的人比广撒网重要
铜锣湾某报社主编曾透露,他们每天收到上百封活动邮件。想要突围,得学学兰桂坊酒吧老板的做法——记住常来采访的记者名字,逢年过节送手写贺卡。
2. 给媒体想要的「新闻钩子」
去年庙街的年货摊主阿玲姐很聪明,她把「全港最后一家手工红包作坊」的故事说得有声有色,结果《苹果日报》派了整组人来跟拍三天。
3. 善用政府资源搭桥梁
- 香港旅游发展局的媒体联络组(电话:+852 2807 6543)
- 民政事务总署的文化活动备案系统
- 香港记者协会的年度媒体名录
三、新媒体时代的沟通心法
在油麻地果栏和老板们闲聊时发现,现在连百年老铺都开始用WhatsApp联系《香港01》的记者了。这里有几个实战技巧:
平台 | 回复速度 | 适合内容 |
Facebook专页 | 平均4小时 | 活动预热花絮 |
Telegram频道 | 即时沟通 | 突发新闻线索 |
四、老记者的私房建议
在跑马地偶遇的资深文化记者分享了个诀窍:农历腊月十五前后是联系媒体的黄金期,这时各报正在策划新年特辑,但还没定版。
- 提前准备好高清活动照片(记得要有烟火/灯笼/舞狮元素)
- 附上3个不同角度的新闻切入点
- 主动提议为记者准备采访动线图
五、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
深水埗的社区干事提醒,去年有机构犯过这些错误:
- 把新闻稿写成广告文案
- 忘记标注活动地点交通信息
- 在除夕当天才联系媒体
维港的海风带着丝丝凉意,街边茶餐厅飘出奶茶香气。看着手机里刚收到的《大公报》采访确认短信,突然明白媒体联络就像煲老火汤——急不得,但火候到了自然香。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