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母婴活动平台参与亲子阅读活动有哪些好处
带娃不费妈!母婴活动平台的亲子阅读到底有多香?
最近和闺蜜聊天,她总抱怨带娃时间不够用:"每天光是喂饭哄睡就精疲力尽,哪有精力搞什么亲子阅读啊!"这话让我想起上周在「小书虫计划」活动现场看到的场景——二十几个家庭席地而坐,孩子们举着绘本叽叽喳喳,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指着《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插图,奶声奶气地问妈妈:"兔兔为什么要倒立呀?"
一、打开亲子阅读的新世界
新手爸妈们可能不知道,现在的母婴平台已经把阅读活动玩出了花。上周参加的「绘本魔法屋」活动里,专业导读师带着孩子们用AR技术让绘本角色跳出来跳舞,我家小宝回家后念叨了三天"会动的霸王龙"。
1. 资源宝库随时挖
对比以前跑遍书店找适龄书单,现在「悦读星球」平台直接按年龄推荐书单。上次看到有个2岁宝宝的妈妈,直接在活动群里@导读师:"我家娃最近爱撕书怎么办?"第二天就收到了《0-3岁耐撕绘本清单》。
平台活动 | 传统方式 | 数据来源 | |
---|---|---|---|
月均接触绘本量 | 18-25本 | 5-8本 | 《2023年亲子阅读模式调研》 |
家长选书准确率 | 82% | 47% | 中国阅读学会 |
持续参与6个月以上 | 63%家庭 | 28%家庭 | 母婴研究院 |
二、原来阅读可以这么玩
上周参加的「寻找绘本小侦探」活动让我大开眼界。孩子们跟着线索卡在图书馆寻宝,找到指定绘本还能兑换种子盲盒。回家路上儿子突然说:"妈妈,我们种的向日葵会不会像《花婆婆》里的花海呀?"
2. 专业指导不翻车
记得第一次给娃读《好饿的毛毛虫》,我照着字念完就完事了。后来在「故事妈妈训练营」学到,用手指跟着毛毛虫爬行的轨迹移动,能锻炼孩子的追视能力。现在我家二宝20个月,已经能准确指出"星期六"吃的那片树叶了。
- 声音变装游戏:用不同声线演绎角色
- 触觉拓展:准备毛绒玩具配合《小熊很忙》
- 气味联想:读《云朵面包》时烤真面包
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亲子阅读打卡群」混了半年,最惊喜的不是娃的进步,而是我自己变成了"戏精"。现在给娃讲《三只小猪》,我能分饰大灰狼的凶狠、猪大哥的憨厚、猪小弟的机智,老公说我可以去考配音演员了。
有次活动结束,群里有个爸爸晒出女儿自编的绘本《我的超级爸爸》,画面里爸爸穿着披风在厨房炒菜。这个五大三粗的东北汉子发了条语音:"闺女说书里的爸爸都有超能力,那我的超能力就是让她每天笑20次。"
3. 社交小达人的诞生
上周的「绘本角色扮演日」上,平时害羞的朵朵戴着小红帽斗篷,竟然主动拉着陌生小朋友说:"我的篮子里有故事蛋糕,你要听《狼来了》还是《三只蝴蝶》?"她妈妈偷偷抹眼泪:"以前见人就往我身后躲的..."
四、藏在细节里的成长
参加「100天阅读挑战」后,我发现大宝在游乐场会指着安全标识念"小心地滑"。更神奇的是,有次我把洗发水拿成沐浴露,她居然指着包装上的字说:"妈妈你看,这个写着'柔顺发丝'呀!"
平台上的「阅读成长档案」功能,自动记录着孩子每月阅读的书籍类型、互动次数。翻看半年来的数据曲线,突然发现那个要抱在怀里喂奶的小肉团,已经会自己翻着《蚂蚁和西瓜》说:"妈妈快看,他们在搭梯子!"
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茶几上摊着今天刚收到的《月亮的味道》,小宝正踮着脚试图舔书页上的月亮。手机突然震动,是阅读群里的消息:"明天有雨,故事会改在线上,记得带娃来听'下雨天的音乐会'哦!"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