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王者荣耀里聊双性人时 到底在聊什么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凌晨两点半,我蹲在训练营用亚瑟反复测试新皮肤手感时,突然收到战队群里有人甩了张英雄性别争议的截图。花木兰穿着机甲皮肤在泉水转圈,队友突然蹦出来一句:"你们说这英雄算男算女?"当时我啃着冷掉的薯片就想——这问题比对面五个人蹲草还难躲。

游戏角色性别设计的明规则

天美工作室2017年发布的《英雄设计白皮书》里明确写过,每个英雄需要具备清晰的性别识别特征。但翻遍整个文档,你会发现个有趣现象:他们用"男性/女性英雄"分类,却从没出现过"双性英雄"这个选项。

英雄类型 典型案例 设计特征
传统男性英雄 程咬金、吕布 宽肩/粗嗓音/攻击动作大开大合
传统女性英雄 妲己、小乔 细腰/高频音效/技能带有花瓣等元素

但明世隐这个英雄刚上线时,我的初中生表弟就困惑过:"这英雄声音像大叔,怎么穿得比我姐的lo裙还花?"官方给的资料卡写着男,但实际游戏体验完全打破了传统认知。

那些游走在边界线的英雄们

真正引发大规模讨论的是2020年澜的登场。这个带着鲨鱼特效的英雄,在体验服初期被标注为"无性别",正式服却突然改成男性。我采访过三位不同段位的玩家,得到的反应特别有意思:

王者荣耀谈双性人

  • 钻石段位玩家A:"技能帅就完事了,谁管他男的女的"
  • 星耀段位玩家B:"建模明显参考了中性超模啊"
  • 王者段位玩家C:"你们没发现他击杀语音有双重音轨吗?"

更绝的是云缨的伴生皮肤「赤焰之缨」,把原本扎马尾的少女变成了短发中性造型。当时官方微博底下吵了三千多条评论,最后运营小哥只能发个"英雄可塑性探讨中"的表情包糊弄过去。

语音包暴露的设计小心思

我专门做了个测试,把以下英雄的语音音量调到相同数值播放给室友听:

  1. 明世隐的"卦象说,你我皆为棋子"
  2. 澜的"鲨鱼不会拒绝鲜血"
  3. 孙膑的"在寻找一个迷路的家伙"

结果五个人里有三个分不清谁是谁。这种声线模糊化处理在近年新英雄身上越来越明显,就像做菜时故意把调味料比例调到临界点,让你尝得出味道却说不出配方。

玩家社区的真实生态

在NGA论坛扒了三个月帖子后,我发现个规律:每次出新英雄,性别讨论热度总是和英雄强度成反比。弱得像超级兵的时候没人care,一旦登上T0就突然变成社会学课题。

最典型的例子是暃,刚上线时胜率垫底,贴吧全是"这英雄除了帅还有什么用"。等赛季末开发出暴击流打法,突然冒出来"长这么帅肯定是女孩子"的诡异话题——虽然他的背景故事明确写着"玉城大王子"。

有个专门做英雄攻略的主播跟我说过:"你信不信,如果把安琪拉改成肌肉猛男建模,但技能数值不变,三天内就会有人开发出全新连招。"这大概就是MOBA游戏的奇妙之处,视觉认知和实战体验经常各过各的。

国际服的有趣对照

翻墙看了越南服和巴西服的英雄介绍,发现个冷知识:海外版对性别描述更模糊。国服澜的角色故事会写"他如何如何",而国际服统一用"they"来指代。有次跟马来西亚玩家组队,他们管东皇太一叫"那个会变性的蛇",其实人家设定里是正经男性。

这种文化差异特别体现在皮肤设计上:

王者荣耀谈双性人

  • 国服女英雄绝不会出现络腮胡造型
  • 日服不知火舞的服装布料比国服多30%
  • 欧美服曹操的吸血鬼皮肤直接加了尖耳朵和獠牙

有次凌晨单排遇到个美国玩家,他坚持认为钟馗是跨性别者,理由是"钩子像彩虹旗的颜色"。那局我们输了,但讨论持续到水晶爆炸前五秒。

现在每次选英雄时,看着加载界面那些或柔美或阳刚的脸,总会想起有次在蓝buff坑蹲人时,队友突然在语音里说:"管他男的女的,能carry的就是好英雄。"草丛里刚复活的蓝buff闪着光,映得英雄们的性别特征忽明忽暗。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