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送话费流量活动有哪些常见的骗局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送话费流量活动里的那些坑:老张差点被骗走半年工资

上周末在菜市场买菜时,碰见隔壁单元的老张蹲在路边打电话,声音都带着哭腔。原来他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充50得200话费"活动,结果不仅没拿到话费,银行卡还被转走3万块。这种糟心事现在可不少见,咱们今天就聊聊那些藏在优惠活动里的猫腻。

一、街边小广告里的连环套

我家小区公告栏最近总贴满花花绿绿的广告,什么"扫码领20G流量""转发得百元话费"。上周物业刚清理完,第二天又贴上了——这些牛皮癣广告背后,往往藏着三个连环陷阱:

1. 虚假链接钓大鱼

上个月联通营业厅的小李跟我说,他们接到个案例:王阿姨在路边扫码参加"移动感恩回馈",填完身份证和银行卡号后,第二天就收到99笔1元扣款通知。这种伪造的运营商页面,连LOGO颜色都和正规的一模一样。

  • 特征识别:网址里带乱码(如10086.xn--)、要求填写支付密码
  • 真实案例:2023年江苏破获的"7·12"话费诈骗案中,骗子仿冒三大运营商页面113个

2. 预存话费变理财

我表弟去年在商场遇到个穿制服的人,说是电信搞活动:"预存300得600话费,还能抽华为手机"。结果钱变成了某P2P平台的理财金,现在连本金都要不回来。

正规活动诈骗活动
现场直接到账承诺分期返还
官方APP可查只能通过特定链接查询
不索要验证码要求短信验证码确认

3. 信息收集新套路

最近出现种更隐蔽的骗局:声称只要登记手机号就能领10元话费。等你去领时,却说要下载某APP做任务。其实这是在收集活跃用户信息,转头就卖给贷款公司或刷单团伙。

参与送话费流量活动有哪些常见的骗局

二、微信群里的真假李逵

我们家"幸福里小区业主群"上周冒出个"移动客服",发了个二维码说回馈老用户。群里38个人扫码,结果第二天全收到催缴话费的诈骗短信。这种群内诈骗有三个典型特征:

  • 发送时间多在晚上10点后
  • 链接域名经常更换(昨天还是10086.xyz,今天变成10086.hk)
  • 活动页面没有人工客服入口

记得去年央视曝光过,有个诈骗团伙专门购买200人以上的活跃微信群,每个群能骗到20-50人。他们甚至研究出了话术——用"老用户专享"这个词,上当率提高37%。

三、短信轰炸里的时间差

最近我媳妇收到条短信:"【中国移动】您获得198元充值券,点击 xxx 领取"。她差点就点了,幸好注意到发送时间是凌晨2点。这种骗局最毒的地方在于:

正规短信诈骗短信
发送时间在8:00-20:00常在深夜或凌晨发送
含完整活动编号只有模糊的活动名称
官方客服可验证400电话无法回拨

四、老人最容易中的亲情局

我岳父上个月接到个电话,对方自称是"移动公司小刘",能帮他申请到"银发用户专属流量包"。老爷子按提示操作,差点把养老金转出去。这类针对老年人的骗局通常有这些特点:

  • 来电显示为正常手机号(实为虚拟号码)
  • 能准确说出机主姓名和住址
  • 承诺"名额有限""今天最后一天"

据《中国电信诈骗分析报告2023》数据,60岁以上用户遭遇话费类诈骗的比例高达61%,最常见的话术就是"子女帮忙申请的优惠"。

五、那些年我们交过的智商税

现在连大学老师都容易中招。我校会计系刘教授,收到条"校讯通"短信说要发疫情期间网课流量补贴。他点链接填了工资卡信息,结果被转走8万元。这种精准诈骗的可怕之处在于:

  • 掌握特定人群信息(如教师、医生、车主)
  • 仿冒单位官方通知格式
  • 配合伪造的政策文件截图

真遇到这种情况,记住三大运营商早就发过联合声明:所有官方活动均可通过10086、10010、10000热线验证。就像我家闺女说的,天上掉馅饼的时候,先看看是不是别人设的陷阱。

参与送话费流量活动有哪些常见的骗局

最近小区里新开了家营业厅,玻璃窗上贴着大大的"充100送50"海报。我特意进去问了问,店员指着海报右下角的小字苦笑——那儿写着"需办理指定套餐且连续在网36个月"。你看,这世道,连正经优惠都玩起文字游戏了。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