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个名叫王者荣耀的英文
给《王者荣耀》起英文名?这可能是最接地气的方案
凌晨2点,我盯着电脑屏幕发呆,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又删——朋友公司要做海外版《王者荣耀》,让我帮忙想个英文名。这活儿听起来简单,但真要兼顾文化差异、发音习惯和品牌调性...见鬼,比写毕业论文还烧脑。
为什么直接翻译"King of Glory"行不通?
最开始我们都觉得直译最省事,直到测试时发现老外一脸懵。美国玩家Tom的原话是:"听起来像教堂唱诗班在推销橄榄油。"后来查资料才发现,《马可·波罗游记》里就记载过这种文化差异——东方觉得"荣耀"很霸气,西方却容易联想到宗教颂歌。
原名问题 | 文化冲突点 |
King of Glory | 宗教感太强/像赞美诗 |
Honor of Kings | 中世纪骑士小说既视感 |
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命名坑
- War of Legends:被指抄袭某款北欧手游
- Battle Arena:Google显示3800万条结果
- 5v5 Clash:玩家说像体育课分组
从游戏本质找突破点
啃完三包辣条后突然开窍——这游戏最让人上瘾的不是"荣耀",是那种随时开黑的快节奏对抗。记得有次在地铁上看到两个高中生,一个说"等我抽完这个英雄",另一个接"那先来局闪电战"。
这种瞬间匹配、短平快的体验,英语里有个特别贴切的词:Brawl。这个词妙在:
- 街机厅时代的集体记忆(参考《Brawl Stars》)
- 能联想到动作场面但不过于暴力
- 发音像"爆",中文玩家也容易记
最终方案:Moba Brawl
凌晨4点突然从椅子上弹起来——既然核心是MOBA+乱斗,为什么不把两个词嫁接?测试时巴西玩家读起来像"魔霸",德国玩家觉得像拟声词,最关键的是Google搜索量几乎为零。
这个方案后来被采用了,虽然现在看有点中二,但确实解决了几个关键问题:
需求 | 解决方案 |
避免宗教联想 | 用游戏术语替代抽象概念 |
强化竞技属性 | Brawl自带对抗暗示 |
保留中文神韵 | Moba发音接近"魔霸" |
起名时容易忽略的细节
咖啡喝到第五杯时才意识到,有些坑必须踩过才知道:
- 在Twitch上测试发音时,发现带"z"的词日本玩家总读错
- 阿拉伯语版本要检查字符显示是否错位
- Google Play关键词密度检测工具显示..."brawl"类词竞争度只有43%
窗外天都快亮了,文档最后还留着个搞笑备选名——WiFi Fighter,来源于每次断网时队友的怒吼。虽然被否决了,但证明好名字真的会从生活场景里蹦出来。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