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打卡活动有哪些合作伙伴
吃货们最近都在聊啥?扒一扒美食打卡活动的幕后推手
刚在朋友圈刷到闺蜜晒的「打卡三家火锅店换限量公仔」活动,转头就看到公司楼下新开的奶茶店排起长队——现在这些让人走不动道的美食活动,到底是谁在背后使劲儿?今天就带大家摸清门道,看看那些让咱心甘情愿掏腰包的合作伙伴都有哪些狠角色。
一、让吃货迈开腿的黄金搭档
上周路过商场看见小龙坎门口支着「拍抖音送脑花」的牌子,突然意识到这些活动可不是餐厅自己拍脑门就能搞起来的。仔细盘了盘这些年参加过的美食活动,发现背后藏着这么几路神仙:
1. 地头蛇与过江龙
- 本地老字号:像成都的「陈麻婆豆腐」搞周年庆打卡,能把半条锦里古街都变成摄影棚
- 连锁品牌:星巴克樱花季的打卡活动,连咖啡渣画框都要提前三天预约
合作类型 | 优势 | 数据来源 |
本地餐厅 | 自带文化属性,复购率提升23% | 《2023年本地生活消费趋势报告》 |
连锁品牌 | 标准化运营,活动覆盖200+城市 | 美团《餐饮连锁化发展报告》 |
2. 流量操盘手
记得去年参加大众点评的「必吃榜探店」,光是拍菜品的九宫格就折腾了半小时。这些平台搞活动是真舍得下本:
- 抖音的「吃货请闭眼」话题播放量破50亿
- 小红书探店笔记日均新增3.2万篇
二、让活动变热闹的隐藏大佬
上次在古镇参加美食节,发现连卖糖画的爷爷都在用支付宝扫码领优惠券。除了明面上的合作伙伴,这些幕后玩家才是真·扫地僧:
1. 政府文旅局
西安文旅局搞的「跟着肉夹馍打卡」活动,愣是把回民街做成了实景剧本杀。这类合作通常带着三个硬指标:
- 拉动夜间经济
- 提升城市形象
- 促进文旅融合
2. 食品供应商
某次在烘焙展吃到惊艳的「荔枝玫瑰慕斯」,后来才知道是安佳奶油和烘焙工坊的联名款。这类合作最擅长:
- 研发限定产品(比如喜茶×养乐多)
- 搞原料溯源故事
合作方 | 典型玩法 | 效果数据 |
旅游局 | 美食地图打卡 | 带动周边消费增长41% |
供应商 | 联名产品开发 | 单品销售额破千万 |
三、让活动落地的高手团队
去年参加某商场的美食夜市,看着平平无奇的档口,其实是EventPlus团队花了三个月谈下来的。这类执行方要搞定:
- 场地审批(听说办个啤酒节要盖12个章)
- 突发状况预案(记得有次暴雨把甜品台浇了个透)
1. 支付平台
最近发现连菜市场的煎饼摊都在搞支付宝满减,这才知道支付平台的地推团队有多拼:
- 微信支付搞的「周末摇一摇」
- 银联云闪付的「1元吃早餐」
2. 社区团长
我们小区团长牵头的「私房菜打卡群」,三个月发展了20个家庭厨房。这种 grassroots 合作最接地气:
- 宝妈私房烘焙
- 退休大厨的家宴
看着火锅蒸腾的热气里映着食客们的笑脸,突然觉得这些合作伙伴就像锅底的九宫格,各自守着不同滋味却又相辅相成。要是少了哪一格的牛油,这顿火锅怕是都要逊色三分。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