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世界爆火在哪几年开始
当我们在聊《迷你世界》爆火时 到底在聊什么
凌晨两点半,我第N次刷到小学生表弟的《迷你世界》建筑作品时,突然意识到——这游戏居然已经火到让家长集体头疼的地步了。顺手翻了下抽屉里2017年的旧手机,相册里还存着当年游戏刚火起来时,班里同学在课桌上用尺子比划着画游戏地图的偷拍照。
那个被小学生“炸”服务器的2016年
记得特别清楚,2016年冬天我去网吧找发小,推门就看见整排电脑都在跑这个马赛克画风的游戏。当时还纳闷:“这方块人打架的游戏也能火?”结果第二天就被现实打脸——班里35个人,课间20多个都在讨论怎么造自动门。
几个关键时间节点特别有意思:
- 2015年底:安卓端悄悄上线,当时图标还是蓝底白字的测试版
- 2016年4月首次冲进应用商店TOP20,服务器被小学生挤崩三次
- 2017年春节达到第一个爆发点,日活突然涨了300%
有组数据特别魔幻:2016年12月那会儿,游戏里平均每分钟会产生142个新建存档。开发者后来在采访里说,那段时间他们运维组的泡面消耗量是平时的七倍。
2017-2019:从游戏变成社交货币
真正可怕的爆发是在2017到2019这几年。有次我去小学代课(别问为什么代课,问就是被当老师的表姐抓壮丁),课间听见两个三年级小孩的对话:
“你昨晚偷我铁矿了吧?”
“谁让你先拆我楼梯的!”
这时候《迷你世界》已经变成某种社交硬通货了。几个现象特别典型:
现象 | 具体案例 |
线下交易 | 我们小区小卖部出现过用辣条换游戏道具的“黑市” |
内容创作 | 2018年B站相关视频播放量暴涨890% |
社交绑定 | 班里出现“不玩迷你世界就别进我们组”的霸凌事件 |
最夸张的是2018年暑假,我家楼下文具店突然开始卖《迷你世界》同人贴纸,老板说进货三天就卖断货了。后来查资料才发现,那会儿游戏月活已经突破1亿——相当于每14个中国人里就有1个在玩。
为什么偏偏是这几年?
有次和做游戏发行的朋友撸串,他掰着手指给我分析:
- 设备普及:2016年千元机性能突然够用了
- 社交真空:那会儿微信还没现在这么下沉
- 创作欲爆发:正好赶上短视频启蒙期
但我觉得最根本的是,它抓住了6-12岁孩子那种“想当造物主”的中二心理。我表弟有次边盖房子边念叨:“在这里我就是上帝”,吓得我差点把他游戏删了。
2020后的新战场
疫情居家那段日子,游戏热度又炸了一波。有教育机构的朋友跟我说,他们网课系统里监测到,小学生最常打的字从“老师再见”变成了“等我打完迷你世界”。
最近在商场经常看见带着迷你世界书包的小孩,才意识到这游戏已经变成某种时代记忆了。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弹珠,只不过他们的战场变成了像素方块。
写到这里看了眼窗外,天都快亮了。突然想起2017年那个下午,全班男生凑在教室后排,用五台手机开联机模式的场景。那时候他们大概不会想到,这个马赛克世界会成为贯穿整个青春期的共同记忆吧。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