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仔里的熊大蛋仔派对简笔画
蛋仔派对里那只熊大简笔画,到底该怎么画才像?
凌晨两点半,我第13次擦掉纸上歪歪扭扭的熊耳朵时,突然意识到——这玩意儿比想象中难搞多了。就是《蛋仔派对》里那个总戴着竹蜻蜓的熊大蛋仔,明明游戏里看着圆滚滚的很好画,真落到纸上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一、先搞明白熊大蛋仔的特征
翻出游戏截图反复对比,发现这货有五个绝对不能错
- 头身比1:1的蛋形身材,像被压扁的椭圆
- 总在头顶晃悠的浅蓝色竹蜻蜓(有时候会转歪)
- 右耳缺了个小口子,据说是被光头强砍的
- 肚皮上永远粘着三根棕色毛发
- 眼睛是两粒黑芝麻,但左眼经常呈>_<状
部位 | 容易画错的地方 |
耳朵 | 容易画成完全对称的圆耳朵 |
手脚 | 游戏里其实是馒头状无指设计 |
竹蜻蜓 | 叶片角度要画成微微上翘20度 |
二、分步骤拆解画法
1. 先画个变异鸡蛋
用铅笔轻轻画个横着的椭圆,重点是要在下半部分突然收窄——这个弧度决定了是熊大还是光头强。我试过用饭碗扣着描边,结果画出来像被门夹过的馒头。
2. 五官定位玄学
找到横轴中线往下1/3处,戳两个相距2厘米的点(具体看纸的大小)。这里有个冷知识:熊大的眼睛其实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右眼要比左眼高3毫米左右,这是它总显得不太聪明的根本原因。
3. 灵魂竹蜻蜓
顶部画个直径1.5cm的小圆,穿过去画条微微左偏的直线。关键来了:竹蜻蜓叶片要前宽后窄,像被风吹歪的饺子皮。有次我画太对称,朋友说像直升机的螺旋桨。
三、那些容易翻车的细节
凌晨三点半,我发现了几个教科书上不会写的坑:
- 画肚皮毛时要用断断续续的波浪线,连续直线会变成胸毛
- 手脚的馒头状末端要带点毛边,太光滑就像戴了乳胶手套
- 缺角耳朵的破损处要画成锯齿状,圆润的缺口像被老鼠啃的
参考《动画角色设计规范》(2018版)里关于Q版动物的比例说明,熊类角色的耳朵宽度应该是头部的1/4,但熊大因为竹蜻蜓占位,实际只有1/5——这个数据我是在游戏原画师的直播里蹲到的。
四、让简笔画活起来的邪门技巧
咖啡喝到第四杯时突然开窍:
- 在左脚内侧画个小凸起,模仿它总喜欢蹭地的习惯
- 右脸颊加两道很淡的弧线,这是它傻笑时的褶皱位
- 竹蜻蜓杆子上画两处磨损痕迹,毕竟这玩意儿用了五百多集
现在这张皱巴巴的A4纸上,终于有个像样的熊大在冲我傻笑了。把画稿对着屏幕比较,虽然线条抖得像帕金森患者画的,但那种又憨又贱的神态居然抓到了七八分。窗外的鸟开始叫了,或许该去床上躺会儿——等等,好像忘了画它屁股上那块补丁...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