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投资活动的风险有哪些
聊一聊苏宁投资活动背后的风险隐患
最近跟楼下便利店张老板聊天,他说正打算买点苏宁的理财产品,问我怎么看。这让我想起去年邻居王姐在苏宁金融上栽的跟头——说好的年化8%,结果到期赎回拖了三个月。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这个曾经的家电零售巨头,在投资活动里到底藏着哪些风险点。
一、现金流压力肉眼可见
翻看苏宁易购2022年年报,账上货币资金从三年前的435亿缩水到121亿,就像个漏气的气球。最要命的是短期借款高达328亿,这感觉就像月薪五千却背着百万房贷。
指标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
经营活动现金流(亿) | -16.4 | -42.7 | -58.9 |
投资活动现金流(亿) | -123.5 | -89.2 | -36.4 |
1.1 应收账款变"老赖"
去年双十一期间,苏宁给供应商的结款周期从45天悄悄延长到90天。这就像你去菜场买菜,跟摊主说"下个月发工资再给钱",次数多了谁还愿意赊账?
二、投资布局像在走钢丝
记得2017年苏宁花200亿买恒大股票那事吗?当时说是战略投资,结果四年后割肉离场,亏得底裤都不剩。这种all in式的投资风格,跟赌场里押大小的赌客有啥区别?
- 2019年:27亿收购万达百货
- 2020年:48亿买下家乐福中国
- 2021年:148亿参与恒大战投
2.1 跨界投资水土不服
搞体育的PPTV、做母婴的红孩子,这些收购项目就像硬把川菜厨子塞进法餐厅。去年关闭的37家苏宁小店,每个都烧掉上千万,这钱要是存银行吃利息都比这强。
三、行业竞争变成"神仙打架"
现在家电零售市场就像春节档电影,京东、拼多多这些后起之秀动不动就百亿补贴。苏宁就像个老戏骨,演技还在但票房号召力大不如前。
平台 | 市场份额 | 年度增速 | 研发投入占比 |
---|---|---|---|
京东 | 32.7% | 18% | 6.2% |
拼多多 | 28.1% | 39% | 4.8% |
苏宁 | 15.4% | -3% | 2.1% |
四、政策监管越来越"较真"
去年双十二,市场监管总局对苏宁易购的价格欺诈开出200万罚单。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抄作业被老师逮住,不仅要重写还要当众检讨。
最近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更是让苏宁头疼,他们那个会员系统动不动就收集用户信息,现在得花大价钱改造系统,跟让大象学跳芭蕾似的。
4.1 金融业务戴上紧箍咒
苏宁金融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从巅峰期的12%降到现在的4%,这变化比丈母娘的脸色还快。银保监会去年约谈的12家平台里,苏宁金融的名字赫然在列。
五、管理层变动像走马灯
过去三年换了四任CFO,比我家楼下奶茶店换店长还勤快。去年董事会改组,新来的高管团队里有三位是从地产公司跳槽过来的,这搭配就像川菜师傅来做上海本帮菜。
- 2020年:张近东卸任董事长
- 2021年:引入阿里系高管
- 2022年:国资背景董事入驻
说到底,投资苏宁就像在游乐园坐过山车,刺激是真刺激,但心脏病患者最好别尝试。隔壁张老板听完我这番话,默默把手机里的理财App卸载了...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