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促销活动中的法律法规遵守
宝贝促销活动中的法律法规避坑指南
刚接手店铺运营的小李,正为双十一大促熬夜改方案,突然收到老板消息:"促销广告里的'全网最低价'赶紧删掉!"原来隔壁商家因为这句话刚被罚了3万块。今天咱们就聊聊,那些年我们在促销活动里踩过的法律雷区。
一、广告宣传的三大高压线
记得去年某母婴品牌在直播中说奶粉"增强宝宝免疫力",结果被市监局点名整改。根据《广告法》第28条,这些常见表述都要当心:
- 绝对化用语:"最优惠""独家授权""100%有效"
- 医疗效果暗示:"预防感冒""促进大脑发育"
- 虚假比较:"比某品牌更柔软""全网销量第一"
违规类型 | 真实案例 | 处罚依据 |
虚构原价 | 某童装店标注原价399元(实际从未销售) | 《价格法》第十四条 |
限时促销造假 | "仅限今日"活动持续7天 | 《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 |
1.1 价格标注的正确姿势
上个月给女儿买平衡车时,发现某店铺把建议零售价标成划线价。其实《价格法》明确规定:
- 划线价必须是真实有效的成交价
- 促销价旁边要注明降价基准
- 满减规则要完整展示(比如"满200-30,上不封顶")
二、赠品里的大学问
闺蜜去年买婴儿推车送的赠品奶瓶,用两次就裂了。商家却理直气壮:"赠品不包质量"。其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说得很清楚:
- 赠品同样享受三包服务
- 不能设置"赠品不退换"条款
- 食品类赠品必须有完整标签
2.1 特殊商品的特别规矩
朋友开的母婴店曾因促销奶嘴被罚款,原来《产品质量法》规定:
- 婴幼儿用品不能作为满赠奖品
- 奶粉赠品必须与正装同批次
- 玩具赠品要有3C认证标识
三、直播带货的隐藏陷阱
最近帮表姐选婴儿服,主播说"纯棉A类",到货却是涤纶材质。《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要求:
- 必须展示商品详情页基础信息
- 主播口播内容要存档备查
- 秒杀商品库存需实时更新
平台 | 常见违规点 | 合规方案 |
某音直播间 | 未展示经营许可证 | 悬浮窗展示证照编号 |
某宝店铺 | 预售超期不发货 | 设置自动赔付系统 |
窗外的快递车又开始忙碌,电脑右下角弹出新通知:《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又有更新。保存好方案文档,顺手把活动页面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改成了"活动细则详见详情页"。法律这条红线,咱们做生意的人可得时刻绷紧弦呐。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