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门诊感人故事:一位医生的爱心与关怀
皮肤科诊室里的温暖:一位医生与患者的双向治愈
清晨七点的诊室灯光
南京鼓楼医院皮肤科候诊区总飘着咖啡香,李淑媛医生坚持每天提前两小时到岗。诊室柜子里常年备着三样东西:卡通创可贴、独立包装的棉签和写着注意事项的便签纸。"有些学生党赶早课,上班族急着打卡,提前处理能让他们少请假。"她整理着诊疗台对我说,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没拆封的巧克力。
特别门诊记录簿
- 2023.3.8:建筑工人王师傅,双手真菌感染,自配草药加重病情。赠送专用防护手套
- 2023.5.12:艺考生小林,痤疮治疗期间焦虑发作,联系心理咨询师联合诊疗
- 2023.9.21:独居老人张奶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建立家庭药箱管理表
藏在处方笺背后的温度
去年梅雨季接诊的快递员小周让我印象深刻。他小腿布满渗液的湿疹,却支支吾吾不肯脱工装裤。李医生突然改用当地方言问:"阿吃过早饭啦?"顺势把空调调高两度,转身拉上隔帘才说:"现在脱裤子不冷咯。"这个细节让一米八的汉子当场红了眼眶。
诊疗项目 | 常规处理方式 | 李医生改进方案 | 数据来源 |
---|---|---|---|
儿童湿疹 | 开外用激素 | 配发沐浴温度计+皮肤保湿打卡表 | 《临床儿科杂志》2022.6 |
老年皮肤瘙痒 | 口服抗组胺药 | 定制洗澡频次提醒手环 | 中华皮肤科协会2023白皮书 |
痤疮患者 | 抗生素治疗 | 建立饮食记录共享文档 |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21.3 |
永不消磁的门禁卡
诊室墙上挂着褪色的锦旗,边角卷起处露出里面的卡通贴纸——来自十年前治愈的小患者。更特别的是李医生的工牌,背面贴着五颜六色的便利贴:"周三复诊记得带医保卡""药膏要放冰箱哦",像块会呼吸的记事板。
深夜亮着的微信头像
有次凌晨两点刷到李医生在患者群发消息:"台风天湿疹容易复发,睡前记得检查除湿机水箱"。她的手机相册分类不是家人照片,而是按皮肤病类型整理的典型案例,每张图都备注着治疗进展。"看着患者皮肤一天天变好,就像看着庄稼抽穗。"说这话时她正在给银屑病患者调整光疗方案,窗外的梧桐树影投在病历本上轻轻摇晃。
诊室窗台上的绿萝又抽新芽,第七本病患跟踪记录册即将写满。走廊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李医生把听诊器捂在手心焐热,转头对助手说:"把14号诊室的靠枕拿来吧,今天首诊的是位孕晚期妈妈。"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