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活动家:如何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公益活动
成都活动家:如何用社区资源点燃公益之火
在玉林西路的茶馆里,我常看见张姐捧着笔记本记录居民需求。这位退休教师现在是社区环保项目的总策划,她说:"公益就像火锅,食材都在菜市场,关键看你怎么搭配。"这句话道破了成都公益活动的精髓——善用社区资源。
一、成都社区藏着哪些宝贝?
社区资源就像川菜的调料罐,每样都有独特风味。根据《成都市社区发展报告2023》,87%的社区至少存在三类可开发资源:
资源类型 | 典型存在形式 | 开发利用率 |
场地资源 | 社区活动室/广场/闲置物业 | 62% |
人力资源 | 退休教师/医护人员/手艺人 | 48% |
物资资源 | 企业捐赠/闲置物品交换站 | 35% |
文化资源 | 川剧票友会/方言故事集 | 73% |
案例:闲置空间变形记
东郊记忆附近的建设路社区,把废弃自行车棚改造成"共享厨房"。每周三的"银发烹饪课",退休厨师老李教年轻人做回锅肉,场地使用率从12%飙升到89%。
二、资源整合的三大妙招
在牛市口街道,社工小王摸索出接地气的资源激活法:
- 挂面理论:先找到1个核心资源(面),再搭配其他辅料(调料)
- 错峰使用:社区舞蹈室白天变老年书画室
- 资源置换:用企业捐赠的打印机墨盒换取免费维修服务
三、那些藏在市井里的智慧
在青羊区祠堂街,65岁的赵阿姨组建了"方言守护队"。她们收集了2000多条老成都俗语,做成有声故事集放在社区公众号。这个零成本项目,去年获得了市级文化创新奖。
四、当公益遇上麻辣挑战
金牛区某社区曾同时收到3家企业捐赠的旧电脑,却堆在仓库生灰。后来他们采取"需求清单制",现在企业都按需捐赠打印机、投影仪等实用设备。
窗外的银杏叶又开始飘落,社区活动室里传出新一期手工课的欢笑声。或许公益的真谛,就是把街坊邻居都变成自家亲戚,让每个平凡的日子都闪着温暖的光。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