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连邦活动攻略:历史遗迹巡礼
周末带着家里老人孩子去青岛连邦区转悠,突然发现这地方简直是“藏”着半部青岛史。老建筑、石板路、斑驳的砖墙,连空气里都飘着故事味儿。今天就带大家实打实走一遍,保证你能当半个青岛通。
一、八大关:万国建筑露天博物馆
从山海关路拐进居庸关路那会儿,头顶梧桐叶沙沙响得跟唱歌似的。这里200多栋老别墅可不是摆设——花石楼的螺旋楼梯现在还能踩出咯吱声,公主楼外墙的嫩绿色涂料据说是用崂山绿石磨的粉。记得摸一摸正阳关路11号的铜门环,上面还留着1930年代德国工匠的指纹呢。
- 必看三件套:花石楼螺旋梯/公主楼彩窗/山海关路19号铜门
- 隐藏玩法:清晨6点蹲点,能拍到晨雾里的俄式尖顶
二、总督府:德式建筑的活教材
龙山路26号那栋花岗岩大楼,当年德国人运来的建材足足装了17船。现在大厅里的大理石地面还泛着油光,导游说这是每天用啤酒擦地擦出来的。后院的防空洞入口藏在月季花丛里,胆大的可以下去看看,阴凉得能当天然冰箱。
建造年份 | 1905年 |
用石量 | 4.5万吨 |
特色工艺 | 铜质排水管/手工雕花玻璃 |
三、天后宫:最接地气的海神庙
太平路这个红墙黄瓦的院子,香火旺得能把人熏出眼泪。每月初一十五,码头的渔船老大们会带着现捕的黄花鱼来还愿。后殿那尊妈祖像的衣裳每年换四次,都是渔家姑娘亲手缝的绸缎衣裳。
四、小鱼山名人故居群
顺着鱼山路往山上走,随便哪个门牌号都可能住过文豪。康有为的“天游园”里,书房窗户正对着海湾,老爷子当年就是看着海浪写《大同书》的。沈从文住过的红房子现在改成咖啡馆了,吧台用的还是原来的橡木地板。
- 康有为故居:看海的书桌
- 老舍故居:石榴树下的石凳
- 梁实秋旧居:德国老壁炉
建筑类型 | 德式/中式/日式 |
观赏季 | 4月紫藤/10月银杏 |
特色体验 | 手冲咖啡/拓片制作 |
转过老教堂的尖顶,海风裹着咸味扑面而来。石板路上小贩正在收摊,竹筐里还剩最后几串贝壳风铃叮当作响。带着孩子蹲在栈桥边,看退潮后石缝里忙着搬家的小螃蟹,远处邮轮的汽笛声混着海浪,把百年的故事都揉进了黄昏里。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