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是谁的工作室开发的
半夜翻资料才搞明白:王者荣耀背后那家工作室到底啥来头
凌晨两点半,电脑屏幕的光晃得眼睛发酸。我第N次在游戏论坛看到有人问"王者荣耀谁做的啊",底下回复五花八门——有说网易的,有猜完美世界的,最离谱的说是暴雪外包项目...气得我猛灌半罐红牛,决定把腾讯光子、天美这些工作室的关系彻底捋清楚。
一、天美工作室的"王者"诞生记
2015年秋天,我在大学宿舍第一次看到室友手机里那个红蓝图标时,绝对想不到这游戏能火成这样。《王者荣耀》的亲生父母,就是腾讯旗下天美工作室群(TiMi Studio Group),具体来说是他们的L1工作室。这个团队前身做过《天天酷跑》,后来在成都搞了个分部专门啃MOBA手游。
记得有次看游戏开发者大会的采访视频,主创提到个特别真实的细节:早期版本英雄技能特效都是程序员自己用PS瞎涂的,测试时经常出现野怪突然消失或者防御塔打空气的bug。现在看那些早期英雄皮肤,还能找到些粗糙的手工感。
天美到底有几个"孩子"?
- 《王者荣耀》(2015年公测,MOBA类)
- 《天天爱消除》(2013年,休闲类)
- 《穿越火线:枪战王者》(2015年,FPS类)
- 《使命召唤手游》(2019年,与动视联合开发)
二、总被搞混的"腾讯系"工作室
去年在网吧等人时,隔壁初中生信誓旦旦说"吃鸡和王者是一个团队做的",我差点把可乐喷屏幕上。光子工作室(Lightspeed & Quantum Studios)才是《和平精英》的亲爹,和天美属于腾讯IEG(互动娱乐事业群)旗下的平级单位。
工作室 | 代表作品 | 成立时间 |
天美 | 王者荣耀、QQ飞车 | 2008年 |
光子 | 和平精英、欢乐斗地主 | 2008年 |
魔方 | 火影忍者手游 | 2010年 |
有个冷知识:天美最早叫"卧龙工作室",2014年才改名。有段时间他们的官网招聘页面忘记更新,岗位描述里还留着"卧龙"字眼,被玩家截图当彩蛋传了好久。
三、那些年我们信过的谣言
翻贴吧考古发现,2016年有个获赞5万的帖子说"王者荣耀代码买的是英雄联盟手游废案",底下还列了七八条"证据":
- 地图布局相似(其实DOTA类都长这样)
- 早期后羿技能像寒冰射手(后来重做了)
- 某个版本更新日志出现"lol_mobile"字段(实际是开发工具通用代码)
最搞笑的是去年,某主播直播时说"天美被腾讯卖给了字节跳动",吓得玩家集体去官微留言。后来发现是主播把沐瞳科技(做《无尽对决》的)和天美搞混了——这俩确实在东南亚市场打得头破血流,但真不是一家啊!
正经的研发时间线
查了《腾讯游戏开发白皮书》和几篇Gamelook的报道,关键节点是这样的:
- 2014年11月:天美成都分部立项"英雄战迹"(王者曾用名)
- 2015年6月:技术测试,当时还是3V3模式
- 2015年10月:改名"王者荣耀"正式公测
- 2016年9月:日活突破3000万,团队扩充到400+人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个事:早期版本宫本武藏的大招能锁定五个目标,后来因为太变态被削了。有玩家在微博@天美工作室,结果策划真的回复说"正在喝奶茶改代码",这种接地气的互动现在很少见了。
四、工作室架构比想象中复杂
去年有个游戏行业的朋友去腾讯面试,回来说天美内部像迷宫——光王者荣耀项目组就拆分成:
- 英雄设计组(据说最近在招传统兵器顾问)
- 赛事组(专门搞KPL那些事)
- 海外版组(Arena of Valor就是他们改的)
- 引擎组(优化渣机适配掉帧问题)
朋友提到个细节:美术组办公室放着真人比例的吕布机甲模型,新来的策划第一次看见差点报警。这种工作氛围倒是解释了为什么王者皮肤越做越浮夸——去年关羽那个摩托皮,听说最初设计稿真的能变形,后来因为技术限制阉割了。
凌晨四点十三分,窗外开始有鸟叫。突然理解为什么每次赛季更新都有一堆bug——可能程序员也和我一样在熬夜改稿吧。对了,要是遇到黄忠开大卡进墙里的情况,别骂了,他们真的在修了...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