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中先登是谁的技能
半夜翻技能库才想起来:三国杀「先登」到底是谁的招牌?
凌晨两点半,电脑屏幕的光晃得眼睛发酸。朋友突然在群里甩了张游戏截图问:"先登这技能谁家的啊?"我盯着那张糜竺发动技能的动画愣了半天——这玩意儿真不是界凌统的?结果翻遍收藏的武将卡才发现,原来我们都记混了...
一、被张冠李戴的神技
先说结论:「先登」是国战扩展包里麴义的专属技能。但为什么这么多人会记错?我扒了扒自己的记忆碎片,发现这技能存在感实在诡异——强度爆炸却总被安错主人,就像总被叫错名字的同事。
- 常见误解1:以为是界凌统(实际技能叫「勇进」)
- 常见误解2:当成SP贾诩(人家是「间书」)
- 最离谱版本:上次线下局居然有人说是韩当...
其实搞混也情有可原。2017年《君临天下》版本刚出麴义时,国战玩家都在研究新机制,这个魏国弓兵存在感反而被庞德、陈宫这些明星将盖过去了。
二、技能效果全拆解
凌晨三点十二分,泡面汤在键盘旁边冒着热气。干脆把技能说明书摊开来说透:
技能名称 | 先登 |
所属武将 | 麴义(势力:群) |
技能类型 | 锁定技+限定技 |
触发条件 | 游戏开始时/出牌阶段 |
具体效果分两层:
1. 锁定技部分
其他角色使用【杀】指定目标时,若你在其攻击范围内且不是目标,必须弃一张手牌,否则自己也成为目标。简单说就是"路过看热闹被流弹击中"的设定。
2. 限定技部分
出牌阶段可以发动,本回合你使用【杀】无距离限制且可额外指定两名目标(实际玩起来经常出现一箭三雕的名场面)。不过要注意这技能整局游戏只能用一次,像过年放的窜天猴似的。
三、历史梗与设计逻辑
窗外野猫打架的声音突然提醒我:这技能设计其实埋着冷门历史梗。麴义在真实历史上是袁绍麾下先锋,界桥之战带着八百弓弩手干翻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所以技能里那些"流矢误伤"和"范围狙杀"的设定,根本就是在复刻这场战役。
设计师的脑回路大概是这样的:
- 弓箭手特性→远程AOE伤害
- 先锋官身份→先手压制
- 史书记载"麴义先登"→直接做成技能名
不过游戏里这技能经常玩脱。上周面杀时就有人发动「先登」想收割残血,结果被隔壁满宠的「御策」反弹致死,场面一度非常哲学。
四、实战中的骚操作
冰箱里最后一罐可乐见底的时候,突然想起几个经典用法:
- 钓鱼执法:故意不装+1马,诱使对手触发锁定技效果
- 限定技 timing:最好等敌方有三人以上残血时放
- 配合神器:麒麟弓+「先登」= 移动炮台
但千万要防着这些情况:
- 对面有张角(劈你两次谁受得了)
- 场上存在伏皇后(强行拼点太伤了)
- 自己手牌不足时(锁定技可能让你裸奔)
记得有局残血麴义开「先登」想翻盘,结果被曹丕「放逐」翻面,整个回合直接报废,气得当事人当场把可乐罐捏扁了。
五、扩展包里的远房亲戚
眯着眼翻手机相册里的卡牌照片,发现有些技能和「先登」莫名神似:
技能 | 相似点 | 区别 |
界黄盖「诈降」 | 无视距离出杀 | 需要先掉血 |
张绣「雄乱」 | 多目标攻击 | 必须弃光手牌 |
严白虎「雉盗」 | 强制成为杀的目标 | 需要判定机制 |
这些技能组在一起,活脱脱就是个"乱箭穿心受害者联盟"。不过要说最不讲武德的,还是麴义原版——毕竟其他技能好歹要主动发动,这货的锁定技完全是被动触发,跟踩了地雷似的。
天快亮了,小区里开始有晨跑的声音。最后确认下冷知识:在早期的测试服版本里,「先登」其实叫「白马克星」,后来觉得太针对公孙瓒才改名的。要是保留原版,估计每次发动时都得刷"界桥之战"的弹幕...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