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姗姗参与的公益活动社会影响
袁姗姗参与的公益活动与社会影响:那些暖到心坎儿的事
2015年夏天,北京798艺术区突然出现一群系着黄丝带的年轻人。他们手持荧光板站在烈日下,板子上写着"拒绝网络暴力"的手写体标语。这场由袁姗姗发起的爱的骂骂公益活动,当天就收到上万条道歉私信,像极了邻居家姐姐带着弟弟妹妹们做正经事的热乎劲儿。
从被黑到发光:公益路上的三次漂亮转身
袁姗姗的公益轨迹特别像咱们小区里那个总在关键时刻出手的热心肠。2013年她默默给甘肃缺水地区捐了10台净水设备,这事儿就跟隔壁王阿姨悄悄给孤寡老人送饭似的,直到受助村民在采访里说漏嘴大家才知道。
- 2015年心理健康月: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心灵驿站"项目
- 2017年世界读书日:在云南怒江捐赠3所"姗姗图书角"
- 2020年抗疫特别行动:组织明星志愿者团队配送医疗物资
当公益遇上新媒体:这些数字会说话
公益项目 | 参与方式 | 直接影响人数 | 数据来源 |
42度高温送清凉 | 街头派发防暑包 | 日均1500人次 | 《北京晚报》2016.7 |
乡村美育计划 | 美术器材捐赠 | 23所山区学校 |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年报 |
女性健康筛查 | 义诊车下乡 | 累计3800例 | 国家卫健委公开数据 |
公益这件事,她玩出了新花样
记得去年社区广场那个用塑料瓶换多肉植物的活动吗?袁姗姗团队把这种接地气的模式搬到了线上。她们开发的"环保积分"小程序,让年轻人攒够300个塑料瓶回收记录就能兑换话剧票,这招比居委会大妈喊破嗓子管用多了。
在青海玉树灾区,她带着志愿者用废布料教孩子们做手工钱包。这些带着高原阳光味道的手作,后来出现在上海时装周的公益展区,每个钱包里还塞着制作小朋友的照片和祝福卡。
明星公益的蝴蝶效应
袁姗姗的公益项目总带着生活温度。她发起的"今天不点外卖"环保挑战,让公司楼下快餐店的打包盒用量真的减少了三成。这种改变就像早上买煎饼果子时,发现老板娘开始用纸袋包装一样自然。
最近她在抖音直播教大家用旧衣服改造成宠物窝,观看量突破200万次。评论区最火的留言是:"跟着姗姗姐学改造,我家猫终于不抓沙发了!"
窗外的桂花香飘进来,电脑屏幕上还显示着袁姗姗公益团队新发布的山区儿童摄影展通告。楼下面包房传来新鲜出炉的香气,和公益带来的温暖莫名很搭调。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