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电信活动有哪些社区参与措施
防城港电信的社区服务:那些看得见的温暖
周末路过桃花湾社区广场,总能看到蓝白相间的电信服务帐篷。王阿姨抱着孙子在咨询宽带续费优惠,隔壁五金店老板老李在体验新装的智能安防系统。这些场景,正是防城港电信扎根社区的生动注脚。
一、银发族的"数字教练"
上个月港口区老年大学开了堂特别的课,二十几位银发学员举着手机学视频通话。讲师小陈举着电信定制教具——带放大字体的操作手册,教老人们"双击屏幕就像敲门要轻点两次"。
智慧助老三大实招:- 每月8号定点服务:全市18个营业厅开设老人专窗
- "方言服务队":配备壮语、白话服务专员
- 家庭数字改造:为独居老人免费升级Wi-Fi6路由器
服务项目 | 覆盖社区 | 受益人次 | 数据来源 |
手机课堂 | 32个 | 2800+ | 防城港市老龄办2023年报 |
宽带义诊 | 全覆盖 | 15000+ | 防城港电信社会责任报告 |
二、孩子们的"知识驿站"
在企沙镇渔村,留守儿童小海每周最期待电信志愿者带来的编程启蒙课。通过云电脑实验室,这些孩子用上了和城里学校一样的教学系统。防城港电信联合教育局打造的"智慧书屋",让借书就像扫码买菜一样简单。
三、街坊邻里的"科技市集"
每周三的冲孔社区市集,除了青菜鲜鱼,还有电信工程师的摊位。居民张大伯刚体验了"天翼看家"摄像头,当场拍板要给渔排安装:"这下在码头都能盯着养殖区了。"
- 家庭网络"体检":免费检测Wi-Fi死角
- 反诈情景剧:方言版《真假客服》巡演
- 旧机回收:用废旧路由器换洗衣粉已成新时尚
四、社区治理的"隐形帮手"
金海湾社区网格员小梁的背包里,总装着电信提供的物联网设备。通过智能烟感报警器,独居老人家的异常情况能第一时间传到物业平台。这种科技赋能,让社区工作者多了双"电子眼睛"。
五、文化传承的"数字桥梁"
在京族三岛,电信5G直播让哈节祭海仪式走向全国。非遗传承人阮阿婆的鱼露制作课程,通过云课堂吸引了上千学员。在防城港电信助力下,本地特色文化正以新方式延续生命。
傍晚的海风掠过北部湾广场,跳广场舞的阿姨们连上了电信提供的免费Wi-Fi。不远处,刚放学的孩子们围着智慧灯杆上的电子屏查看公交信息。这些细微处的改变,正如电信社区经理小黄说的:"我们的工作就是让科技带着温度落地。"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