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产品促销活动中的市场调研与分析
网店促销活动前,你真的搞懂顾客想要啥了吗?
上周路过小区菜市场,张婶的卤味摊挂出"买三送一"的红牌子,排队的人愣是绕了三个弯。这让我想起自家网店上个月做的满减活动,砸了五千块广告费,结果只多卖出去二十单。后来翻后台数据才发现,老客觉得优惠力度不够,新客压根不知道我们店卖啥特色——这钱花的,跟打水漂似的。
一、市场调研可不是随便发问卷
上个月帮朋友打理淘宝店,他直接在某宝买了份"万能促销问卷模板"。结果收到的反馈全是"价格太贵""发货太慢"这类车轱辘话,根本没法用。咱们得学会带着目的找答案:
1. 找对人问对事
- 老客微信群里发选择题:"下周三搞活动,满200减30和全场8折哪个更心动?"
- 新客用情景题探需求:"刷到我们连衣裙广告时,最先注意价格、款式还是模特穿搭?"
调研方式 | 成本 | 见效速度 | 数据含金量 | 适用场景 |
平台问卷工具 | 低 | 3天 | ★★☆ | 快速摸底 |
微信1v1访谈 | 中 | 1周 | ★★★★ | 深度需求挖掘 |
竞品店铺蹲点 | 零成本 | 实时 | ★★★☆ | 活动策略调整 |
2. 别光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上次帮某母婴店做调研,发现他们家老盯着同类店铺比价。后来改用跨品类观测法,发现宝妈们最近都在小红书晒"辅食+早教盒子"套餐,这才搞出爆款组合包。
二、数据会说谎,得用对姿势听
见过太多店主盯着后台的"加购数"傻乐,结果活动当天转化率惨淡。真正有用的数据都藏在细节里:
- 收藏夹数据:某原创首饰店发现珍珠耳环收藏量是销量的8倍,果断在详情页增加"耳垂尺寸对照表"
- 购物车流失率:某零食店铺发现坚果礼盒加购后删除率高达70%,紧急追加"免费更换过敏坚果"服务
1. 别让冷冰冰的数字蒙了眼
某家居服店铺后台显示18-25岁用户占比60%,实际电话回访发现都是帮女儿下单的妈妈辈。后来改用年龄+消费场景双维度分析,才发现真实目标群体是30+职场女性。
2. 竞品分析要挖到根上
监测维度 | 自家店铺 | 竞品A | 竞品B |
主图点击率 | 3.2% | 5.8% | 4.1% |
客服响应速度 | 90秒 | 38秒 | 120秒 |
关联购买率 | 12% | 27% | 18% |
三、把这些发现变成真金白银
朋友家的生鲜店曾收集到"希望凌晨也能下单"的需求,结果真开通24小时服务后发现,夜里下单的八成是酒吧采购水果拼盘的批量订单,客单价直接翻了四倍。
- 把"想要次日达"翻译成"愿意多付5元加急费"
- 把"包装不好看"转化为"追加1元换限量礼盒"选项
最近帮某宠物店做的调研更有意思,原本以为大家最在意猫粮价格,结果深度访谈发现,80%的客人更焦虑换粮期猫咪不适怎么办。后来他们做了个"7天过渡装"服务,搭配兽医直播答疑,当月复购率直接涨了40%。
窗外快递车又轰隆隆开过,突然想起昨天看到个数据:做好市场调研的店铺,促销ROI平均高出2.7倍(《2023中国电商促销白皮书》)。要不咱们现在就打开后台,看看购物车那些没下单的宝贝到底差在哪?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