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靓蛋仔派对
醒靓蛋仔派对:这玩意儿到底怎么突然火起来的?
凌晨两点半,我第N次刷到"醒靓蛋仔派对"的短视频——一群年轻人围着桌子,桌上摆着五颜六色的蛋形甜品,背景音乐是某首抖音神曲的remix版。说真的,三个月前我压根没听说过这东西,现在连楼下便利店冰柜都给这玩意儿腾出专属位置了。
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
先给还没跟上潮流的朋友科普下。"醒靓蛋仔派对"本质上是个甜品社交局,核心道具是这种长得像放大版鸡蛋仔的半球形甜品。但和传统鸡蛋仔最大的区别在于:
- 尺寸加倍——直径10cm起步,够3-4人分着吃
- 内馅戏法——从爆浆巧克力到咸蛋黄流心,能塞进三十多种馅料
- 社交属性——标配6-8种蘸料和toppings,吃的时候得互相帮忙
上个月去朋友家体验过一次。我们五个人围着茶几,中间摆着抹茶味的"蛋仔",要先用木槌敲开酥脆外壳,然后拿小勺挖着吃。过程中得轮流递蘸料、帮忙固定晃来晃去的"蛋仔",场面莫名有种原始人围猎的滑稽感。
爆火背后的三个冷知识
1. 名字里的玄机
"醒靓"是粤语"新鲜好看"的意思,但品牌方偷偷玩了谐音梗。查工商登记发现,他们同时注册了"星亮""兴凉"等十几个近似商标,明显是防山寨的土味操作。
城市 | 首店开业时间 | 本地化改名 |
成都 | 2023.11 | 醒香蛋仔派对 |
长沙 | 2024.1 | 星浪蛋仔派对 |
2. 反常识的定价策略
单个蛋仔定价38-58元,明显贵过同类甜品。但创始人接受《新消费日报》采访时说,他们故意不做单人份——"让消费者自然形成拼单习惯,降低决策门槛"。实测发现,确实很少人单独买,基本都是2-4人组队消费。
3. 隐藏的社交货币
观察了二十多场派对,发现个有趣现象:90%的参与者会拍摄敲蛋瞬间。那个"咔擦"的脆响被做成了ASMR音效,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破3亿次。品牌方后来干脆给门店配了专业收音设备,这波操作属实把声音营销玩明白了。
在家复刻翻车实录
不信邪买了某红书点赞10w+的DIY教程材料包,结果惨烈翻车:
- 模具预热不足→蛋仔粘底变"秃头"
- 泡打粉放多→开盖瞬间喷出火山岩浆
- 巧克力馅太稀→切开后流了满桌
最后不得不承认,人家专业设备做的半球形模具确实有专利(查到了2023-FZ-04892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家庭厨房想复刻难度系数太高。
当代年轻人的甜品社交学
和某大学社会学系王教授聊过,他认为这种"分食型甜品"的流行反映了Z世代对抗孤独感的需求。"既要维持社交安全距离,又渴望肢体接触的微妙平衡,在敲蛋、分食的过程中恰好得到满足。"
凌晨三点写到这里,突然理解为什么上周看到四个男生在甜品店郑重其事地分食草莓味蛋仔——可能他们需要的不是甜味,而是那个互相嫌弃又默契配合的过程吧。冰箱里还有半个上周没吃完的蛋仔,外壳早就不脆了,但莫名觉得明天该约朋友再买一个了。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