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阴阳师遇上王者荣耀:两款顶流手游的微妙关系
凌晨3点,我蹲在便利店吃关东煮的时候,突然想起昨天帮战里那个用不知火反杀对面茨木的骚操作——这让我莫名联想到隔壁《王者荣耀》里貂蝉的莲花阵。两款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游戏,其实暗地里早就在较着劲呢。
用户时间的争夺战
去年网易财报电话会议上,丁磊提到个有趣的数据:阴阳师玩家日均在线时长同比减少11分钟。巧的是,同期腾讯公布的《王者荣耀》用户黏性数据里,工作日晚高峰的活跃度涨了8%。
- 阴阳师玩家画像:25-35岁女性占比47%
- 王者玩家画像:18-30岁男性占比61%
但这两个圈子正在互相渗透。我认识的美妆博主"桃桃酱",去年还在直播抽卡,今年已经转型成《王者》女主播了。她说:"现在连麦打团比蹲结界突破更有节目效果。"
玩法设计的暗中较劲
仔细对比这两年的更新日志,能发现些耐人寻味的细节:
时间节点 | 阴阳师更新 | 王者荣耀更新 |
2021年3月 | 推出"协同对弈"PVP玩法 | 上线"全民电竞"系统 |
2022年7月 | 新增"式神羁绊"社交功能 | 优化"亲密关系"展示效果 |
《王者》去年推出的"长安赛年"剧情模式,被不少玩家吐槽"怎么搞得像阴阳师"。而阴阳师今年测试的"百鬼乱斗"即时对战,操作模式莫名眼熟...
美术风格的相互借鉴
记得《王者》瑶妹的"森"皮肤刚曝光时,微博评论区炸出好多阴阳师玩家:"这鹿角设计也太像小鹿男了吧?"后来不知火典藏皮的海报构图,又被扒出和貂蝉仲夏夜之梦的相似度高达70%。
不过要说谁抄谁可能太武断。有游戏美术的朋友跟我说,现在二次元画风就那几个套路:渐变发色+不对称服饰+粒子特效,撞车难免。
电竞生态的差异化竞争
去年《阴阳师》职业联赛的决赛现场,我注意到个有趣现象:观众席至少有三分之一举着QG战队的应援牌——这可是《王者荣耀》的老牌战队。后来打听才知道,这些是来看解说嘉宾Fly的。
- 阴阳师赛事奖金池:单赛季最高500万
- 王者荣耀世冠奖金:最高4200万
但《阴阳师》在衍生内容上扳回一城。B站数据显示,式神同人视频的日均播放量是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角色视频的总和。最近爆火的《王者》云缨二创热潮,据说就是受了鬼切同人圈的启发。
运营策略的镜像操作
两家最精彩的过招要数去年春节档。阴阳师搞了个"现世召唤"AR玩法,结果《王者》两周后就上线了"AR相机"功能;《王者》出荣耀水晶抽奖,《阴阳师》马上跟进"神眷符咒"保底机制。
最绝的是防沉迷系统升级那天,两个游戏的微博小编居然在评论区聊起来了。截图现在还在我手机里存着:
"你们今天也加班啊?"
"可不嘛,新规下来都得改"
"改完开黑不?我玩辅助"
这种微妙的默契,就像班里争第一的学霸,表面上较劲,背地里会互相借笔记。
玩家社群的相爱相杀
去年NGA论坛有篇神帖《在王者峡谷召唤SSR》,楼主详细对比了两个游戏的玩家行为:
- 阴阳师玩家打团战习惯性走位躲技能
- 王者玩家抽皮肤时会不自觉地画符咒图案
- 两个游戏玩家骂策划的词汇高度重合
我表弟就是典型双修党,他手机锁屏是酒吞童子,桌面却是韩信飞衡。问他为什么,小子理直气壮:"抽卡非酋的时候需要换个游戏转运啊!"
凌晨4点的便利店,关东煮的汤都快熬干了。玻璃窗外有个穿王者联名卫衣的姑娘,正对着手机屏幕划着熟悉的召唤手势——这大概就是当代手游市场的奇妙生态吧。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