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营销活动如何用节假日撬动用户增长?
上个月在社区营业厅排队缴费时,听见隔壁王阿姨跟营业员抱怨:"现在的优惠活动像走马灯似的,刚弄明白双十一的流量包,转眼元旦活动又看不懂了。"这话让我突然意识到,节假日营销就像包饺子——馅料要足,手法要对,火候更要准。
一、节日营销的三把金钥匙
联通某省公司市场部的张经理告诉我,他们去年中秋活动的转化率比日常高出40%。秘诀其实很简单:
- 时间提前量:春节活动提前20天预热效果
- 情感共鸣点:儿童节主打"亲子共享流量"概念
- 场景适配度:端午出游季重点推全国通用流量包
1.1 传统节日的情感牌
记得去年元宵节,联通在APP里搞了个"猜灯谜送流量"活动。我表弟硬是拉着全家帮忙,最后中了10GB流量。这种把传统文化数字化的小心思,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节日类型 | 用户需求特征 | 联通典型策略 | 转化率对比 |
春节 | 异地通话/视频需求激增 | 亲情号码免费通话 | 日均增长58% |
七夕 | 情侣互动场景 | 情侣套餐流量共享 | 当日办理量翻3倍 |
1.2 电商节日的组合拳
去年双十一有个有意思的现象:联通京东旗舰店的5G套餐销量,竟然比日常高出7倍。他们当时搞了个"下单抽全年宽带"的活动,我同事老李就是冲着这个去的,结果还真中了奖。
二、季节性活动的冷思考
夏天在高校搞的"冰淇淋套餐"堪称经典——新生办卡送冰淇淋券,营业厅排队的学生能从门口排到食堂。这种把产品特性与季节痛点结合的玩法,确实值得点赞。
- 开学季:校园宽带+本地流量包组合
- 旅游旺季:全国流量包买一送一
- 寒暑假:学生专属夜间流量
2.1 突发事件的借势
去年台风过境时,联通连夜推出"应急通信包",受灾区域用户可免费领20GB流量。这种雪中送炭的举措,比平时砸钱做广告来得实在得多。
三、地域特色的魔法时刻
在青岛啤酒节期间,联通营业厅变身"流量加油站",穿啤酒裙的营业员现场办理业务送定制啤酒杯。这种深度融入地方文化的创意,让营销活动有了烟火气。
城市 | 特色节日 | 定制产品 | 参与人数 |
哈尔滨 | 冰雪节 | 暖冬流量礼包 | 12万人次 |
杭州 | 茶文化节 | 茶园直播流量包 | 8.7万人次 |
前几天路过小区营业厅,看见电子屏上滚动着"七夕特供:通话999分钟套餐",不禁会心一笑。好的节假日营销就该是这样,像邻居家的饭菜香,自然而然飘进用户心里。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