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坤参与的文化交流活动有哪些?这些细节你可能不知道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说起王丽坤,很多人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荧幕上的“素颜女神”或是《美人心计》里的慎儿。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位低调的演员在镜头之外,早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推手。她参与的活动中,既有让年轻人热血沸腾的国潮推广,也有让老一辈人感慨万千的非遗保护项目。

王丽坤参与的活动有哪些文化交流

一、影视作品中的文化桥梁

2016年拍摄《西游伏妖篇》时,王丽坤跟着剧组在敦煌戈壁待了整整三个月。当地牧民教她用红柳枝烤羊肉,她则把随身带的京剧脸谱面膜分给大家。这种你来我往的日常互动,后来被导演徐克巧妙地融入了蜘蛛精的造型设计。

1.1 古装剧里的非遗元素

在《武动乾坤》剧组,王丽坤特意向苏州绣娘学习了三个月的基本针法。剧中林清竹的36套戏服,有11套的领口刺绣都是她一针一线完成的。她说:“手指被扎破是常事,但看到那些即将失传的针法能在镜头里活过来,值了。”

王丽坤参与的活动有哪些文化交流

作品名称 融入文化元素 文化输出形式
《封神演义》 殷商青铜器纹样 服装配饰设计(数据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特展资料)
《经山历海》 日照农民画 场景美术设计(数据来源:山东文旅厅2021年工作报告)

二、国际舞台上的文化使者

2019年米兰时装周期间发生了个有趣的小插曲。王丽坤穿着改良汉服走秀时,耳环突然掉落。她顺势用京剧旦角的身段转身,手腕一翻就把耳环接住,这个即兴动作后来被意大利媒体称为“东方魔术”。

2.1 中法文化交流年

在里昂灯光节上,王丽坤带着山西皮影戏传承人,用法国童话《小王子》的故事创作了全新剧目。当地小朋友举着手机电筒当“星星”的场景,让73岁的老艺人王师傅感慨:“原来皮影戏可以这么玩!”

  • 2018年:担任中日韩电视制作者论坛形象大使
  • 2020年:在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推广陕西剪纸
  • 2022年:参与录制BBC《发现中国》茶文化特辑

三、公益项目里的文化守护

很多人不知道,王丽坤连续7年资助内蒙古的“草原之声”儿童合唱团。这些孩子用长调唱法演绎《茉莉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时,有位奥地利观众听完说:“我好像闻到了奶茶和茉莉花的混合香气。”

3.1 母亲水窖与文化传承

在甘肃修建水窖时,王丽坤发现当地妇女的绣品图案特别。她联系了清华美院的教授,现在这些绣样变成了北京地铁站的公共艺术作品。有个放羊的大婶看着手机里的新闻直乐:“我绣的胖娃娃上天安门啦!”

最近在杭州亚运村,志愿者们都戴着王丽坤设计的“方言徽章”。徽章轻轻一碰就会用当地方言说祝福语,这个创意来自她在云南采风时,看到纳西族老奶奶教孙女说东巴话的场景。

夜色渐深,横店影视城的灯光次第亮起。王丽坤刚结束新剧拍摄,又匆匆赶往机场——明天在敦煌还有个壁画修复的公益项目等着她。道具老师望着她的背影笑道:“这姑娘,把文化交流演成了连续剧,还是天天更新的那种。”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